设为首页 头部信息

刺眼的“血河”,再次拷问监管之责

2014-07-26 16:52:55 来源:科技网

  一条原本清澈的河,在台风过后,一夜间成为“血河”。经过自认为能力有限的环境监测站对上游企业、污染河道及周边窨井共计布设12个采样点,现场采集水样监测后得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监测结果:“污染河道PH值正常;未检出铜、锌、镍、二甲基甲酰胺和苯系物等有毒有害物质;化学需氧量和铁离子浓度与河水颜色无明显相关性”。 水检未发现有毒物质,污染物究竟是什么还有待检测。这是检测还是糊弄?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?作为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来说这样说法真能站住脚跟?也许只有等到河水自己变清才能得出结果。或许说谁在水里投放了污染物?这个污染物究竟是什么?从哪来来?是否有毒有害?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台风惹的祸。

  “河水色度最高640倍,污染河道PH值正常”,让人大吐口水。这样的环保监测人员和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“儿童咬铅笔,铅中毒”的官员同样的让人唏嘘。PH值正常,河水咋会变颜色?中学就曾学过:酚酞遇酸变红,遇碱不变色;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,遇碱变蓝,中性呈紫色。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,看在眼里,记在心底。如果推诿、搪塞,心中打着等水清了、风头过了、此事了了的“小算盘”;又或者心知肚明的猫腻无法端上台面而故意回避,这样的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、为民服务就是纸上谈兵。

  水污染事件,已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话题。什么牛奶河、黑水河、苯污染再到“血河”等等事件,责任在谁?治理不过关,人心更难过关。长期以来,一些地方受“GDP”至上陷阱的影响,为了经济数字好看、财政收入有靠,以为招商引资捡到篮子里都是菜,不惜牺牲资源环境,让污染大行其道,落下很多污染弊端,水污染就是其中之一,让城市华丽光鲜背后落下满目创伤。就像此“血河”事件且不说对环境治理的重视,无有毒有害物质这样不负责任的语言,着实让人寒心。

  在生态文明成为普遍呼声的今天,环保、治污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。我们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担责,想民之所想,急民之所急,把环保、治污作为一道红线。在制度的监管、支撑下,建立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,谁主政、谁污染、谁买单,有壮士断腕之心。不要再让“跪求治污”“重金约游”“问政请喝黑水”“血河”等事例对一些官员自诩的“公仆”身份讽刺。希望事件涉及地能抓紧采取措施,尽快把污染的河水治理好,用再次清澈的河水重新赢得民心。(文/鱼予)